跳至正文

终身学习: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管理员”

我经常讲,我是中国教育体系的典型产品。在这个体系中,我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甚至说保持了高中那种高强度的学习模式。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样的学习强度似乎难以想象,但回想高中三年,这其实是很平常的事情。

比如,我每天会写几千字的笔记,去复盘一天发生的事情。这种习惯对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人而言,的确很难坚持,但对于我来说,它早已成为了一种内在自驱的习惯

就像很多人健身,一旦养成了习惯,一天不撸铁就会觉得难受;而我一天不去“撸”自己的脑子,反思和复盘,也会觉得难受。不同的是,健身锻炼的是身体,而这种学习习惯,锻炼的是思维、认知与心性

我成了自己学习的管理员: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家长的约束,靠自己去管理自己,推动自己不断前行。

学习什么?这是个关键问题。

离开了老师出题的试卷,没有了标准化的课程,我们究竟该学什么?曾子两千多年前已经给出了答案: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简单来说,就是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扩展自己

反省自己:把已经发生的错误记录下来。反思今天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自己的承诺和责任?

提升自己:把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存储起来,让每一天都成为积累智慧的过程。

扩展自己:通过不断复盘,把个人的经验转化为面对未来挑战的武器,向外扩展认知的边界。

这种反思和学习的过程,王阳明也曾阐述过,那就是格物致知致良知

格物的本意是“诚意正心”,也就是直面自己的问题,纠正内心的不正之处,让自己回归本心。

致良知的终极目的是找到自己的天命,跳出生命在当下的局限和惯性,拿到人生的主线路线图。

这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一种内在的觉醒和持续的自我突破。

终身学习,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主动寻找人生的答案。

当你习惯了“每日三省吾身”,习惯了高强度的自我管理和反思,你会发现:成长不再是外力驱使,而是内心的自然驱动。

真正的学习,是让自己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走出被动的循环,找到属于自己的命运主线。

让终身学习成为习惯,让思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内而外,不断格物,不断成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