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不断地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大部分如过眼云烟,而有一些却沉淀下来,塑造了我们的气质。冯友兰先生指出,真风流的人必有玄心,这种玄心乃是一种超越感,能让人超越自我,达到无我之境,不太在意个人得失与喜忧,而是将自身融入天下苍生与自然万物。
真风流者还具备洞见,能凭借直觉和睿识直击问题要害,看透事物本质;拥有妙赏,对美有深切感受,能领略那些不可言说之妙处;怀有深情,这种深情并非局限于自身的悲欢,而是与万物情感共鸣,是一种仁者情怀。然而,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因缺乏玄心而斤斤计较,没有洞见而见识浅薄,缺少妙赏而流于世俗,寡于深情而轻浮滥贱,难以达到风流之境。
米兰昆德拉将人类灵魂分为做加法和做减法两类。做加法的灵魂不断表现自我,而做减法的灵魂则试图消减存在感。但这两种走向极端都存在危险,前者会导致自我膨胀,后者会使存在感寂灭。我们应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而哲学思想中的超越自我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方向。
从孔子的 “仁” 与 “礼” 来看,虽其最初是针对统治阶层的政治理念,但其中也蕴含着个人修养的智慧。“仁” 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礼” 是行为规范,二者相辅相成,当我们以 “仁” 为内在核心,以 “礼” 为外在表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我修养,这也是超越自我的一种方式。
在追求个人超越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功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张承志所说的,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后,应追求生的尊严与高贵,这关乎人的气质与精神。我们不能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束缚,而是要通过哲学思想的指引,培养玄心,拥有洞见、妙赏和深情,逐步超越自我,实现从玄心到无我的境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