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历史人物的选择启示录

无数历史人物的选择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庄子笔下,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而蜩与学鸠却只能在榆枋间短距飞行,还嘲笑大鹏的高远。这不仅是生物大小的对比,更是选择的差异。大鹏选择了深蓄厚养、追求高远,而蜩与学鸠则安于现状、鼠目寸光。庄子并非让我们都成为大鹏,而是启示我们在选择时,应在可以选择大的时候,尽量不要取那个小的,要有追求远大境界的勇气和决心。当外在条件无法改变时,也要像庄子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泰然,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迷惑。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宣扬 “仁道”,积极入世,虽四处碰壁,却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他深知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或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的人是不可救药的,所以他选择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去影响他人,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孟子则提出 “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告诉我们要从大处着眼,不要被小利小惠所迷惑。孔子和孟子的选择,都体现了他们对人生价值和道德品质的追求,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选择的态度决定人生的态度。
在乱世之中,有人选择像刘备、曹操、孙权那样,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建立起自己的势力,成就一番霸业;而有人则选择像吕布、董卓那样,为了一时的利益,不择手段,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告诉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慎重考虑,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要像儒家在《大学》里讲的那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则近道矣”,不要舍本逐末,不要颠倒因果,不要抓小放大,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
历史人物的选择还启示我们,要分清大小,追求逍遥。庄子说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对于大者,永远可以有更大者的出现。逍遥游是一种对于远大境界的追求,只要我们决定超脱世俗的一刻,我们就已经踏上了逍遥游的道路。但最终能达到什么境界,就看我们各自的修为了。我们不能像那些只关心短期利益、只关心男女之事的人一样,要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身边的小人,不要让他们影响我们的选择和判断。孔夫子说 “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孟子也说 “食色,性也”,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食和色上,就无法成为真正的贵族。我们要像孟母三迁那样,远离那些会影响我们的人和事,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不要和小人共鸣、共振、共利、共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