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对宇宙诞生奥秘的不懈探索中,一种全新且引人深思的理论逐渐浮现,它从信息集成块的独特概念出发,引领我们走向全息宇宙的奇妙构想,为宇宙的诞生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 “无,名天地之始”,这古老的智慧似乎与现代量子物理中的 “真空涨落” 概念不谋而合。量子物理揭示,看似空无一物的宇宙真空实则并非空的,真空中不断有虚粒子对产生和湮灭以及转化。这些虚粒子对源于真空能量的波动,尽管它们出现后又迅速消失,但却留下了存在过的痕迹。“兰姆移位实验” 有力地证明了真空虚粒子对的存在,原子内部真空的虚粒子对的产生和湮灭会使电子轨道发生轻微改变,若不考虑这一效应,电子轨道能量值的理论计算就与实验结果不符,这充分表明真空不空,且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量子实验显示,用高能光子激发真空能产生正负电子对,湮灭时又释放光子,量子场论也指出真空在绝对零度下仍有 “真空零点能”。
基于量子真空涨落理论,研究者大胆推测宇宙诞生于 “无”,源于一个超高压缩的集成信息能量块 ——“信息集成块”。这个神奇的信息集成块储存着宇宙演化前后所有的记忆信息,涵盖了有生命、无生命,宏观与微观的万事万物的量子信息,包括它们的意识和记忆。在特定条件下,宇宙信息集成块如同真空被激发产生虚粒子对一般,被激发并投影出正反宇宙。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质量越大的整体系统相对时间流速越慢,由此推测诞生的正反宇宙未像微观虚粒子对那样快速湮灭,而是彼此被能量反弹出去,或许在宇宙膨胀结束后才会重新聚合并湮灭。被激发投影出的宇宙如电影般不断演化发展,而其 “银幕” 便是真空网格 —— 信息承载者。信息本身无能量,需从真空能量网格中获取能量才能投影成有能量的万事万物,真空能量网格作为 “零点场能”,支撑着整个宇宙,其能量无比巨大且不会因地球的开采而损减,能量始终在转化中存在,最终回归于真空能量,如同量子真空涨落现象一般,从 “无” 中来,又回到 “无” 中去。
从信息集成块到全息宇宙的理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宇宙诞生之谜的新窗户,让我们在科学与哲学交织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真正揭开宇宙诞生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