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迂腐吗?换个角度看他的伟大
从今人的观点看,唐僧确实显得迂腐,甚至愚蠢。他的执着与固守原则,在现代人眼中,常常被解读为对现实的无知和对危险的无视。没有孙悟空的全力护持,他几乎每走一步都会遭遇灾难,每到一处都会落入险境。然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唐僧的行为与信念,其实展现了另一种深刻的智慧和伟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知其必死而求仁的决心,是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的,我们把这种东西称之为“迂腐”,用这个有色眼镜去看,所以玄奘法师注定是个孤勇者,不仅在他那个时代,也在我们这个时代。
纯粹与高尚:一种超越世俗的信仰。
唐僧从小接受佛法教育,塑造了他的信仰与人格。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不被世俗的欲望与偏见所污染;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愿意为了天下苍生而历尽千难万险;他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成就取经大业的使命中。他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孔孟思想的延续,更是佛法践行的典范。历史上的玄奘法师确实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独自一人完成了不远万里远赴天竺取经的壮举。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孔夫子也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佛陀在经义中把生死灭度、轮回涅槃的大义也说得非常清晰。唐僧对生死的态度,正是佛法最完美的诠释。他将生死看作一种轮回,肉身不过是短暂的载体。他对于信念的坚持,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可能会死,而是因为他深知:生亦何哀,死亦何苦?生死只是因果的体现,业力的结果。他选择坦然面对,并在其中践行自己的信仰。飞蛾扑火的玄奘,为何能够成功到达灵山,为何能够取回真经?为何能够获得超级成员加盟?为何诸天神佛都来助力他?看似是运气爆棚的背后,其实是勇气和毅力的大爆发。
以超凡信念跨越凡人恐惧。
从俗世的角度看,没有徒弟们的拼死护持,唐僧的旅途早已夭折。他的“迂腐”显得近乎自毁:无论面对多么危险的妖怪,他都坚持不杀生,甚至对妖怪施以佛法开示;无论多么疲惫和绝望,他都不肯放弃取经的信念。然而,这种看似愚钝的行为,实际上隐藏着一个信仰者的智慧:“生死皆是因果,顺其自然。”
唐僧不是不怕死,而是将生死视为修行的一部分。人活着就是向死而生的,佛法就是教大家如何超越生死的。他的每一步,都在印证佛陀的教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他没有执念于过去的困苦,也不畏惧未来的未知。他只是专注于当下,坚守自己的使命,他相信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如果有个妖怪要吃他,那一定是因果业报所致,他不会后悔,这就是佛法的核心——因果不空。玄奘的取经之路,是一种找寻真理的道路,也是一场救赎之旅。唐王要对玄武门之变杀死的兄弟们超度,也是对自我的救赎,那些沿途出现的妖怪是因果的一部分,拼死护卫的徒弟们都在自我救赎。
凡人之外的坚韧与意志。
在《西游记》原著中,唐僧演绎了玄奘法师凡人最真实的一面,唐僧会恐惧,他会害怕,会哭泣,会因为徒弟的叛逆感到痛苦,这一切都展示了他的凡人一面。然而,正是这份凡人的真实,让他显得更加可贵。他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正是一个凡人可以修行至圣的最好注解。
取经路上有多少苦难,乌巢禅师交代过,孙悟空很清楚,诸天神佛都很清楚,只有凡人唐僧不知道,但是不影响他孤身一人上路,从长安独自出发,开始了这场冒险之旅。孙悟空有能力去灵山,只需一个筋斗就一个来回,但是他没有动力去,猪八戒有能力去灵山,也只要一天就能一个来回,但是他没有动力去。只有这个“凡人”,唐僧用脚步来丈量这个世界。
就像《指环王》中的霍比特人,他们是所有种族中最矮小的,也是肉体上最弱小的,但是他们最终却完成了护送魔戒和销毁魔戒的壮举,没有强大的法力,没有强大的能力,只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只有内心的纯粹和坚持。唐僧就是这样的霍比特人,他的精神信念也感染了他的弟子们:
• 孙悟空,用力量与智慧扫清障碍,但最终也被唐僧的信念所折服,学会了自我约束;• 猪八戒,尽管懒惰贪欲,但在唐僧的影响下,逐渐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沙僧,从苦海中的孤魂,变成了全心为团队奉献的忠实护法。
其实唐僧的徒弟们都是成了仙的人,然而他们修炼成仙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求长生。那些一路上追杀唐僧想吃唐僧肉的妖怪们,也在为自己求长生。所有人都在求生,而只有唐僧在求死,而且是至死不渝,他为了天下苍生而求死。历史上真正的玄奘法师所走的路是非常艰难的,每天基本上都在死亡的边缘上徘徊,而他现实中是没有孙悟空这样的帮手的,他是靠一个人完成壮举的。唐僧以平凡的肉身,坚不可摧的信仰,完成了带领众人取经的大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信念让所有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
大智慧的践行者:超越生死的信仰。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飞蛾扑火,华夏民族崇拜的英雄,都有些迂腐。而在现实中,有太多的河曲智叟来规劝你,来阻止你,来讽刺你。唐僧的迂腐,其实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大智慧。他的“迂腐”代表的是对世俗欲望的舍弃,对生死轮回的洞见。他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个人的得失,而在于成就一件真正有意义的大事。如果这件事,需要他去献身,他会毫不犹豫的去面对死亡。
在他心中,每一个出现在旅途中的人或事,无论是善是恶,都不是偶然。他们是因果的体现,是业力的显现。妖怪的存在,徒弟的护持,天神的帮助,都是宇宙因果系统的一部分。他用自己的修行实践了“将来不迎,既往不恋,物来顺应”的智慧。
唐僧的力量:一心一念的精神。
唐僧的力量,不在于武力,而在于他的毅力,他的勇气,他的一心一念。孟子说,夫志者,气之帅也。当唐僧立志要去西天的时候,他将所有的专注力都投入到取经大业中,将所有的杂念化为纯粹的信仰。他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也没有因为危险而放弃,而是用自己坚定的意志感染了每一个人。
孟子有一句话:“虽千万人,吾往矣。”唐僧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他的信仰不仅支撑了自己,也为整个团队提供了精神的指引。他的坚持最终成就了取经的大业,也成就了他自己的修行圆满。
待在家里最安全,但是英雄选择了逆向而行。
唐僧是否迂腐?如果从现代人的眼光看,他或许是的。但如果从信仰的角度看,他却是一个伟大的践行者。他用自己的生命和意志,证明了信仰的力量;用自己的“迂腐”,成就了取经的壮举。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迂腐的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如谭嗣同,他本可以像康有为一样逃到外国大使馆躲避起来,但是他愿意做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其实他们就是鲁迅所言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们从旁观者看世界时,可以把妖怪分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佛法的返观内照。身在其中的唐僧,就是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人,他看不清,他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也是真实的修行。顿悟是一种能力,渐修也是一种能力。取经的故事就是一面镜子,帮我们照见自己,帮助我们开悟。唐僧的存在告诉我们:人可以是凡人,但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超越生死,专注于使命,就能成就非凡的人生。唐僧不仅仅是一个取经人,他更是一个告诉我们如何在平凡中追求伟大,如何在困苦中坚定不移的信仰者。
我30多岁时写了一首诗,是我看了《星际穿越》这个电影后写的,也表达了我对于人生的看法。天地苍茫转瞬间,落日余晖近残年,老骥伏枥思慨慷,凤凰浴火图涅槃,良辰虽好囚醉身,对酒狂歌心易寒,纵得儿孙绕柩哀,何当策马哮黄泉,傲骨安能折腰死,猛士从来拒苟延,刑天断首尚舞戚,夸父蹋体化桃源,今日辞亲入苍穹,誓以热血祭轩辕,惊涛骇浪从容渡,血雨腥风逍遥返,笑看人世沧桑巨,怒向光影觅诗篇,我与斜阳共蹈海,舍命取寿长泰然,脱离六道轮回劫,此岸彼岸一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