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商业世界,众多企业主往往将目光聚焦于业绩数字,却忽视了隐藏于业绩背后、真正主宰企业命运的权力架构。“超越业绩的权力构建”,已然成为企业迈向卓越、长久发展的关键密码。
美国的强大,源于政治、舆论、商业、科技、法律、军事这六种权力的独立运作与相互制衡。类比企业,权力亦有两大核心发力方向:一是对资源的摄取、绝对掌控及分配;二是压制、消除一切反对意志。企业创始人从创业初始,就不应局限于业绩经营,而应着眼于权力的这两个关键维度。整合资源,实则是一场权力分配的博弈,不仅涵盖当下的资金、技术、人脉等,更囊括未来潜在资源。掌控反对意志,则需内外兼顾,对内防范权力格局被内部人员破坏,对外抵御外部因素冲击。
企业内部权力阶层依循由上至下的运作逻辑,并非依据业务发展,而是紧扣权力的两大效用确立。企业家需时刻叩问:企业归属何人?自身利益如何保障?掌控权无疑重于经营盈利。权力是道,管理为德,若无法掌控企业,初创目标便如空中楼阁。当感到力不从心时,首先应借规则秩序 —— 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与企业文化 —— 化解难题,而非轻易分权。即便分权,也要确保自身对核心权力的把控,将资源分配权紧握手中。
权力游戏中,政治斗争与职场纷争常因权力掌控者两大失误而生:一是对规则权力监管缺失,致规则制定者僭越;二是权力分散,多核心引发派别林立。企业主唯有严守权力运作规则,方能避免衰败。权力运作并非单向,由下至上的模式同样关键,员工可借武力、智力、信仰、名声、规则五要素争取权力,其中规则权力最具可及性。
在自媒体时代,企业老板应审慎对待武力、信仰、名声等因素。武力不合规,个人崇拜与信仰难控,名声价值有限,智力多导向规则权力。员工获取权力的关键在于遵循公司规则,老板任用管理者时,同样看重其贯彻规则、获取与分配资源的能力。能同时满足二者的员工,既能助力老板强化权力,又能激励同事奋进。
现实中,部分高实力员工未获规则权力,或因自身违规,或因老板悖离权力规则;而一些平庸员工掌权架空老板,则是老板权力认知浅薄的体现。这类老板善权谋、压人,却不善经营、扩张权力,若无背后支撑,必将被市场淘汰,亦不利于人才成长与员工梦想实现。
总之,企业若想超脱业绩起伏,铸就稳固根基,构建、维护与优化权力架构刻不容缓。企业家唯有洞悉权力运作真谛,严守规则,平衡各方,方能领航企业在商海破浪前行,实现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