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强大,源于其六种权力 —— 政治、舆论、商业、科技、法律、军事的独立运作与相互制衡。企业虽小,却也有着类似的权力架构。企业家作为公司权力的掌舵人,其核心任务本应是围绕权力的两大根本性方向运作:一是对资源的获取、绝对掌控与分配,二是对反对意志的绝对掌控、镇压与毁灭。这里的资源,涵盖了公司现有的资金、产品、技术等,以及未来潜在的所有财富源;反对意志,则包括内外部一切可能破坏权力格局的因素。
然而,许多企业老板却在权力的棋局中屡屡走错。有些老板热衷于在公司内部挑起政治斗争,自比帝王,妄图通过平衡各方势力来巩固统治。他们虽知晓权力的重要性,却不懂权力的扩张之道。在这种氛围下,真正有能力的员工往往选择离去,留下的多是平庸之辈。公司看似热闹,实则内耗严重,业务停滞不前。比如,某传统制造业企业老板,为了打压异己,将有创新想法的部门负责人边缘化,导致新产品研发受阻,市场份额逐渐被竞争对手蚕食。
还有些老板对权力分配毫无章法,要么紧握权力,却因精力有限而顾此失彼;要么随意放权,使得规则权力的掌控者趁机坐大,成为 “山大王”,公司权力架构混乱不堪。一旦出现多个权力派别,政令不通,执行乏力,企业效率大打折扣。某互联网创业公司,初期发展迅猛,老板为了犒劳元老,盲目给予过多实质权力,结果元老们各自为政,内部矛盾频发,产品迭代滞后,用户大量流失。
在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媒介力成为不可忽视的权力因素。员工也有了更多获取权力的途径,如通过智力展现专业能力,争取规则权力。但老板若不能慧眼识才,合理任用,也会错失发展良机。相反,若员工违背权力规则,即便才华横溢,老板也不敢赋予重任,以免失控。
企业要想长久繁荣,老板必须深谙权力运作之道,遵守规则,精准分配权力,让员工在规则框架内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防止被架空。唯有如此,企业这艘巨轮才能在商海稳健前行,避开错误权力运用的暗礁险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