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纷扰的尘世中,我们常常迷失在追逐功名利禄的漩涡里,内心被无尽的欲望和烦恼所填满,难以寻得片刻的宁静。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 “致虚极,守静笃”,恰如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寻找内心真正寂静的道路。
“致虚极”,是要我们摒弃内心的杂念和私欲,让心灵达到一种空灵、纯净的极致状态。就如同庄子所提到的 “无为”,并非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以无御有,放下过多的贪念和执着,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迷惑。当我们不再被物欲所累,不再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量才能逐渐开阔,才能更好地顺应自然之道,避免遭受 “天刑”。如果一味地追求人爵,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我们的心灵就会像堵塞的河道,宇宙的能量无法顺畅地在我们生命中流动,痛苦和烦恼也会随之而来。
“守静笃”,则要求我们在虚己的基础上,坚守内心的宁静与笃定,不被外界的喧嚣和诱惑所动摇。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干扰和诱惑,如金钱、权力、名誉等。如果我们不能坚守内心的宁静,就很容易被这些外在的因素所左右,陷入焦虑、迷茫和痛苦之中。而只有当我们守住内心的那份宁静,才能在万物并作的世界中,以一颗平和、淡定的心去观察和领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像庄子所说的得闻 “天籁”。
得闻 “天籁”,并非是用耳朵去听外界的声音,而是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当我们能够致虚极、守静笃时,我们的心灵就会变得像一面镜子,能够清晰地映照出世间万物的本真。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宇宙能量的一个通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乐章。然而,由于我们的心灵被各种杂念和欲望所蒙蔽,我们往往听不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也无法感受到宇宙的能量在我们生命中的流动。只有当我们清除了内心的杂质,让心灵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我们才能真正地与大道合一,听到那来自内心深处的 “天籁” 之音。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面临着人爵和天爵的选择。人爵代表着外在的功名利禄,天爵则象征着内心的精神追求。有人选择了人爵,在追求物质财富和地位的道路上疲于奔命;有人选择了天爵,在精神的世界里追求内心的升华和心灵的品质;也有人两者都想要,却因能力不足而陷入困境。然而,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应该明白,只有当我们能够致虚极、守静笃,找到内心的真正寂静,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淡定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