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战作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的关键战役,其战略失误尤其是诸葛亮在人事安排上的教训,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街亭之地,虽无坚城险阻可依,但因其乃汉中之咽喉,战略地位重于泰山,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深知街亭的重要性,然而在选派将领镇守时,却出现了严重的失误。马谡毛遂自荐,诸葛亮因与他私交甚好,且欣赏其军事理论,便不顾众人反对,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让其领兵镇守街亭,这一决策过于草率和主观。
马谡虽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如曾施反间计使司马懿失宠,还提出 “攻心为上” 的策略助诸葛亮平定孟获,但他缺乏实战经验,从未独立领兵作战,让他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风险极大。而当时军中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诸葛亮却未予采纳,这凸显了他在用人上的不理性和不客观。
此外,尽管诸葛亮安排王平作为马谡的副手,但王平在关键时刻无法有效节制马谡。当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度,舍弃水源在山上安营时,王平苦谏却无果,这反映出诸葛亮在人事安排上的不合理。如果诸葛亮能更深入地了解马谡的实际能力和性格特点,不被私人感情所左右,选派更有经验和能力的将领,或者在任命马谡的同时给予王平足够的权力,街亭之战的结果或许会大不相同。
街亭之战的失败,不仅使蜀汉失去了进取中原的据点和有利形势,导致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还使曹魏在关中的防御不断加强,给蜀汉之后的北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诸葛亮也不得不挥泪斩马谡并自贬三等。这一事件充分说明,在关键的战略决策和人事安排上,主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的判断和严谨的态度,不能因个人情感或片面的认识而做出错误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