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街亭之战的评语,如 “初战亮宜自临阵”“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虽寥寥数语,却蕴含着深刻的启示。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的关键战役,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堪称决定北伐成败的咽喉要地。然而,诸葛亮却未能亲临一线指挥,这无疑是一大失误。作为三军主帅,诸葛亮的轻敌之心使他忽视了街亭之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自己亲临战场对于稳定军心、合理调配兵力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关键作用。这启示我们,在面对重要任务或关键挑战时,领导者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亲力亲为,深入一线,全面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人事安排上,诸葛亮因与马谡私交甚好,且过于看重马谡的军事理论,而忽视了他缺乏实战经验的致命短板,执意任用马谡镇守街亭,即便有人反对也坚持己见,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提醒我们,在用人时,不能仅凭个人喜好或片面的能力评价,而应全面、客观地考察其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确保人岗匹配。同时,对于不同意见要虚心听取,不能刚愎自用,以免因用人不当而造成严重后果。
从整体军事部署来看,诸葛亮的安排看似环环相扣,但实则问题重重,过于表面化。这表明,在制定计划和策略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合理性,而要深入思考、反复推敲,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到未雨绸缪。
此外,街亭之战的失败也让诸葛亮后续的北伐之路变得异常艰难,凸显了小闭环对于大闭环的重要性。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在联吴抗曹的各个环节上都完成得极为出色,实现了小闭环的成功,从而名声大噪。但在街亭之战中,这个最小化的闭环却没有做好,最终导致了整个北伐战略的大闭环无法实现。这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军事战争、商业经营还是个人发展中,都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和小环节,只有将每个小闭环都做到极致,才能实现整体的大目标。
总之,毛泽东对街亭之战的评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让我们明白在面对重要事务时,要亲临一线、谨慎用人、精心部署,注重小闭环的打造,才能避免重蹈诸葛亮的覆辙,实现事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