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自动控制原理应用于个人发展

自动控制原理并非仅仅局限于工程领域,它同样能为个人发展提供深刻的启示。从《心理控制术》作者马尔茨的观点中,我们能看到自动控制理论与个人成长有着奇妙的联系。
马尔茨作为一名整容医生,他发现改变外貌这一身体层面的 “机器”,会对人的 “内在自我” 产生影响,这一发现背后正是受到了反馈回路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启发。他将人的大脑视为一种追求目标的机制,如同自动瞄准的导弹一样,会自动运行以实现某个目标。这提醒我们,在个人发展中,明确的目标设定至关重要。当我们为自己设定清晰的目标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像那台自动运行的机器,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每个人都可以像给电脑编程一样,重新给自己内置的成功机制编程。这意味着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塑造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适应目标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犯错并不可怕,生活中关键的技能正是通过 “获得反馈后纠正目标” 来学习的。正如儒家所强调的反思,孟子的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及曾子的 “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在强调从反馈中进行自我迭代。我们在个人发展中,也应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行动,从而实现持续的成长和成功。
环境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也能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角度来理解。控制论中强调控制输入,而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一种重要的输入。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选择良好的环境对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有自主意识,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受环境塑造的。荀子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如果环境无法改变,我们也要学会减少环境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保持与无关事务的低耦合,正如诸葛亮所说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我们所处的社会网络对个人的影响巨大,它就像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影响着我们的身份和行为方式。改变生活最持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周围的人,改变我们所处的生存网络。这并不是要推卸责任,而是要认识到生存网络环境对我们的强大约束。我们要对自己所参与的网络进行评估,选择更适合自己人生道路的网络。如果生活顺利,我们也要珍惜现有的网络,因为它们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自动控制原理在个人发展上还有一层新的启示。在大模型冲击下,许多工作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这提醒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我们不能仅仅依赖现有的技能和知识,而要像自动化工程师一样,不断寻找更优质的 “传感器” 来提升自己,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自动控制原理为我们的个人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方式,从目标设定、自我反馈、环境选择到适应时代变化,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