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 世纪初的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时代到如今的数字时代,媒体话语权对全球舆论的塑造作用日益显著。
赫斯特所处的时代,报业蓬勃发展,他那句 “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解释权。谁掌握了美国,谁就掌握了全世界”,深刻地道出了媒体话语权的重要性。在当时,媒体通过报纸等传统媒介传播信息,掌控媒体的人便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众获取的内容和观点,进而影响舆论走向。
如今,在数字时代,美国媒体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被犹太人主导。他们所解读的新闻借助美国霸权的影响力在全球广泛传播,逐渐形成了符合犹太价值观的话语体系。特朗普对这一体系极为不满,他指责美国媒体与金融、教育集团勾结,形成操控国家的 “深层政府” 和 “婆罗门阶级”,但却遭到美国媒体的反驳,被贴上 “阴谋论” 的标签。在巴以冲突中,美国媒体的表现更是将其话语操控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视以色列的非法侵占行为,却给哈马斯扣上 “恐怖主义” 的帽子,选择性地报道新闻,误导全球舆论。
不仅如此,美国所谓的 “言论自由” 也不过是幌子,实际上是以符合美国利益为标准来操纵国际舆论。近年来,美国政府更是肆无忌惮地介入社交媒体,如美国诸多政府机构会要求推特关停或审查与官方立场不符的账号,全面监管高科技公司,直接干预媒体报道内容,进一步巩固其对舆论的控制权。
而在数字时代,平台和算法成为了媒体塑造舆论的新工具。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算法推荐,根据用户的信息偏好来决定信息的 “可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信息的筛选和偏向性。一些符合特定利益集团的信息被大量推送,而另一些则被埋没,使得全球舆论更容易被引导和操控。
从赫斯特时代的传统报业到如今的数字媒体时代,媒体话语权塑造全球舆论的手段不断变化,但本质上都是为了特定的利益和价值观服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媒体信息,不被片面的舆论所左右,同时,也应努力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全球媒体话语体系,让多元的声音都能被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