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媒体操控与公众认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肆意拨弄着公众的认知。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的经历,便是一个鲜活的案例,深刻地揭示了媒体操控与公众认知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羽生结弦,这位凭借卓越的花滑技艺成为世界体育巨星的 “庶民”,在日本这个阶层固化严重的社会里,却面临着重重困境。日本社会历经多年沉淀,阶层结构重回金字塔形态,底层人民上升通道受阻,子继父业成为常态,政、体、文界二代、三代现象屡见不鲜。而羽生结弦却凭借自身努力,在年仅 23 岁时就两次获得紫绶褒章,一次国民荣誉赏,这种突破阶层的成功,无疑刺痛了日本社会权贵阶层的神经。
日本滑冰协会,这个本质上是权贵二代刷资历的地方,成为了排挤羽生结弦的急先锋。其头号反对者桥本圣子,出身政治世家,在政界和传媒界人脉广泛。在日冰协的默许下,媒体成为了攻击羽生结弦的有力工具。从他读高中起,八卦周刊就开始捏造绯闻谣言,煽动竞争对手的粉丝对其进行追杀。随着他成绩提升、知名度扩大,这种新闻 “猎巫” 行为愈演愈烈,甚至出现死亡威胁信,而日冰协却对此视而不见。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操控对公众认知产生了极大的误导。普通民众在媒体的引导下,将名人被狗仔媒体骚扰视为 “名人税”,认为这是出名必须付出的代价,却忽视了背后强权群体对弱势群体基本人权的践踏。他们没有看到羽生结弦在恶劣环境中坚持独立、努力奋斗的一面,反而在舆论的裹挟下,跟着造谣者一起攻击受害者。
这种媒体操控并非个例。就像围绕农夫山泉、娃哈哈以及两家公司创始人钟睒睒、宗庆后的舆论漩涡,从对宗老离世的致敬,到对钟睒睒创业经历的指摘,再到对农夫山泉品牌的口诛笔伐,一些不和谐、不理智甚至造谣生事的成分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公众的认知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失去了理性判断的能力。
媒体本应是传递真实信息、引导正确价值观的桥梁,然而在现实中,却常常沦为某些利益集团操控公众认知的工具。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歪曲事实、制造谣言,让公众在虚假信息的迷雾中迷失方向。这不仅损害了个人和企业的声誉,更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序良俗。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媒体操控的危害,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不被媒体的片面之词所左右。同时,媒体也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和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媒体操控的迷局,让公众认知回归理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