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其人,其学说,在战国纷争的烽火狼烟中显得卓尔不群。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墨家思想,穿透两千余载时空,其精妙的军事防御理论,如同尘封的利剑,在今日全球复杂的安全格局下,依然闪烁着不灭的智慧之光,对构建当代安全战略提供着深邃的启迪。
墨家非单纯反对战争,其智慧在于洞悉战争的残酷性,更在于对防御的极致追求。《墨子》书中《备城门》、《备梯》等专篇,穷尽物理与智谋,将城池防御工程构筑到令人惊叹的高度。墨者深谙“以守待攻”的至理,主张“守城者以亟敌为上”,强调迅速反应、消除隐患。其防御体系非孤立工事,而是集情报侦察(“候望”)、严密组织(“什伍”)、精良器械(“连弩车”、“转射机”)、充足储备(“备穴”、“备水”)、民心动员(“得民心”)于一体,环环相扣,密不透风。墨子止楚攻宋,以“墨守”之能令公输盘攻城之术尽失其效,生动诠释了其防御思想的威力。墨家的防御观,强调“积极防御”、“全民防御”,将守城视为全民参与的生存之战,其组织纪律性和集体协作精神,即使在现代战争形态下,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当代安全威胁早已超越传统的国界,呈现出多维、混合、模糊的特点。国家间的战略博弈、恐怖主义的全球蔓延、网络空间的隐形攻防、深海极地的资源争夺、太空领域的军事化趋势,乃至气候危机带来的非传统安全压力,共同织就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威胁之网。在这种背景下,墨家防御思想的核心精髓——**构筑纵深、全面、主动的防御体系**——显得尤为切题。国家的安全战略,正需要这种“备预不虞”的墨家精神。它启示我们,安全屏障不能仅依靠单一的“高墙深池”,而应具备多层次、多领域、多手段的综合能力。强大的常规军事实力是基石,如同墨家坚固的城墙;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空天防御能力如同“转射机”,拒敌于国门之外;强大的网络攻防能力则如同“备穴”,守护看不见的疆域。同时,墨家“备粟”、“备水”等思想,映射出现代安全中对能源、粮食、水资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命脉的战略储备与保护,以及对供应链韧性的高度重视。预警侦察系统如同墨家的“候望”,必须灵敏高效,实现对海陆空天网电全维态势的实时感知,方能“亟敌”。
墨家思想的另一重伟大光芒在于“非攻”。其“兼爱”并非空谈,而是深刻认识到攻伐掠夺只能带来仇恨循环与普遍伤害。“非攻”并非怯懦的绥靖,而是建立在强大防御实力基础上的止战策略,是“以武止戈”的和平智慧。这一思想与当下中国坚定不移的和平发展道路、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高度契合。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和平的盾牌,而非扩张的利刃。中国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寻求势力范围,正是对“非攻”精神的现代传承。如同墨子在止楚攻宋中展示的,强大的防御力量本身就能有效慑止侵略。同时,墨家强调“得民心”,重视内部稳定与团结,这一思想在当代安全战略中体现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社会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稳固。内部凝聚力的强大,是抵御外部冲击的最深厚力量源泉。大国博弈的棋局中,唯有自身稳固如磐石,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回望墨翟在乱世中奔走的身影,其军事防御思想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它告诉我们,安全之道,贵在未雨绸缪,贵在体系完备,贵在军民一体,贵在止戈为武。在构建面向未来的国家安全战略时,汲取墨家智慧,既要锻造无坚不摧的“守御之器”,更要秉持守望和平的“非攻之心”,以强大的实力保障和平,以坚定的和平意志引领发展。如此,方能在波谲云诡的世界中,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与繁荣,为人类共同安全贡献东方智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