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熵引入” 成为了管理者为企业带来增值的关键密码,它宛如一股清泉,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企业权力架构的角度来看,管理者首先要深谙权力运作的逻辑。如同美国社会中 PSETLM 这六种权力相互独立又制衡一样,企业内部也存在着权力的层级与分配。管理者作为权力的掌控者,不能仅仅着眼于业绩的经营管理,更要聚焦权力作用的两大方向:一是对资源的获取、掌控与分配,二是对反对意志的掌控、镇压与毁灭。这里的资源涵盖了企业现有的资金、产品、设备、技术、客户、人脉等,以及未来业务拓展所涉及的潜在资源。只有牢牢把握资源的主动权,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权力阶层的构建至关重要。它并非依据业务发展逻辑简单搭建,而是要紧密围绕权力的两大根本性特征。管理者需时常叩问自己:开公司是为谁?如何确保公司归属于自己?怎样保障能从公司获取期望利益?通过这三连问,管理者便能清晰认识到,掌控权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经营赚钱的事务绝不能凌驾其上。
面对权力的分配,管理者要慎之又慎。当自身精力足以掌控公司内外的所有资源与反对意志时,大可不必分权,直接管理即可。若力不从心,应优先考虑通过制定规则秩序,如完善公司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塑造企业文化等,来化解难题。实在无法解决,再考虑适度分权,但务必确保自身对公司的掌控权不旁落,所分配出去的权力也应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出现 “山大王” 或权力派别林立的乱象。
随着时代发展,权力获取的途径也日益多元。在自媒体时代,媒介力成为不可忽视的权力要素。然而,对于企业老板而言,武力已不合时宜,个人崇拜和信仰若不在掌控范围内也需谨慎对待,名声对追求实质利益的企业来说价值有限,智力虽能助力员工争取规则权力,却难以成为独立的实质权力。归根结底,规则权力依旧是核心,员工想要获得晋升、掌控权力,必须严守公司规则,将其贯彻到日常管理,确保同事依规行事,同时还要具备为企业获取更多资源、助力老板合理分配资源的能力。
当管理者选拔出这样的员工并委以重任,他们就如同为企业引入了 “负熵”。这些管理者既能强化老板的权力管控与对外拓展,又能稳固企业内部权力架构,让企业在有序发展的轨道上加速前行。相反,若管理者违背权力运作规则,出现有实力员工无法掌权,或平庸员工架空老板权力的情况,企业必将陷入内耗,被市场淘汰也就成了必然结局。
总之,管理者只有洞悉权力运作的底层逻辑,精准引入负熵,合理分配权力,让企业内部各要素协同共进,才能真正为企业带来增值,使其在商海浪潮中稳健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