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企业内部权力斗争的本质是什么

从权力的构成来看,企业内虽不像美国那般有政治、舆论、商业、科技、法律、军事这般宏大架构的权力分类,但也存在与之类似的权力影子。公司创建者作为权力的初始掌舵人,深知自己做的并非单纯围绕业绩的经营,而是对权力两大核心方向的把控。一方面,竭尽全力获取并牢牢掌控公司内外的各类资源,从资金、产品、技术,到客户、人脉等,这是企业立足与扩张的根基;另一方面,对任何可能威胁其权力格局的反对意志,无论是来自公司内部员工的异议,还是外部市场变化带来的冲击,都力求绝对掌控、镇压乃至毁灭,以此确保手中权力坚如磐石。
企业权力运作呈现出鲜明的上下层级逻辑。自上而下,权力掌控者依据权力发挥作用的方向搭建公司权力阶层,绝非简单依照业务发展流程。他们思索的是如何保障公司为己所有,如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当自身精力有限,难以独自掌控庞大资源与繁杂反对意志时,才会考虑分配权力。但这种分配极为审慎,先是通过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规则秩序巩固自身权威,万不得已分配权力时,也会确保接受权力者只能在既定规则下行事,资源掌控与分配的核心权力依旧紧握手中,以防大权旁落。
自下而上,员工也有获取权力的途径。在武力、智力、信仰、名声、规则这诞生权力的五大因素中,武力在现代企业无立足之地,个人崇拜易遭老板打压,名声对老板而言价值有限,智力常只能换取规则权力。唯有对规则的精准把握,才是员工上升的通道。遵守公司规则、能将规则贯彻于管理、助力老板掌控资源与分配的员工,有望成为管理者,进而反向巩固老板权力;反之,违背规则的员工,哪怕才能出众,也难获老板信任,掌控规则权力更是奢望。
企业内部权力斗争乱象频出,根源往往在于权力掌控者的失职。其一,对规则权力监控缺失,致使规则制定者或执行者僭越,变身实质权力掌控者,公司山头林立,恢复原有格局艰难重重;其二,权力掌控者多元且意志难统一,公司内部派别丛生,权力分散,内耗不断,唯有回归一元权力核心,方能拨乱反正。
总之,企业内部权力斗争本质是围绕权力的根本性特征展开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关乎资源归属,关乎公司控制权,唯有洞悉权力运作规则,顺势而为,企业才能在权力的漩涡中稳步前行,避免陷入衰败泥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