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日本政治二代现象及其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政治制度的重组,让日本在法律体制上与欧美接轨,表面呈现出 “自由与民主” 的革新模样,上世纪还一度打破社会阶层,造就了一批新贵。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日本社会结构逐渐回归战前的金字塔形态,阶层固化愈发严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治领域的二代现象也愈演愈烈。
日本政、体、文界的二代、三代现象显著,以小泉首相之后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为例,2006 年 6 月产生的五位候选人,即 “麻垣康三太郎”(麻生太郎、谷垣祯一、福田康夫、安倍晋三、河野太郎),他们的父亲或祖父都曾是国会议员。这些政治二代凭借家族的政治资源和人脉,在政治道路上拥有天然优势。他们能轻松获取更多的政治机会,参与高层政治活动,而普通民众想要踏入政坛,却面临重重阻碍。好不容易考入东大法律系、经济系的精英们,即便拥有高学历,也还得依靠前辈关系进入大手律所或机构,再通过当政客上门女婿等方式,才有可能真正进入政坛。这清晰地表明,普通民众向上流动的通道在政治领域被严重堵塞。
阶层固化的大背景下,日本年轻人除了互联网等少量新兴行业,上升通道几乎被堵死,子继父业成为常态。政治二代现象只是阶层固化在政治领域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整个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那些政治世家凭借家族势力,垄断了政治资源,使得普通民众难以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都会受到抑制。因为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可能因为出身平凡而被埋没,无法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反观体育界的羽生结弦,他毫无背景,凭借自身努力取得傲人成绩,成为世界知名的体育巨星。但他的成功却打破了日本社会阶层固化的潜规则,成为权贵阶层的眼中钉。日冰协这个被权贵二代刷资历的地方,对他疯狂排挤。他面临新闻媒体、八卦周刊的狙击,甚至收到死亡威胁信,而日冰协却坐视不管。这一现象深刻揭示了在阶层固化的日本社会,庶民想要突破阶层是何等艰难。
日本政治二代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阻碍了社会流动性。长此以往,不仅会加剧社会矛盾,还会让社会失去活力和创新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打破阶层壁垒,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凭借自身能力实现向上流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