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引入第一性原理思维培养下一代科学家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下一代科学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创新的关键。而引入第一性原理思维,犹如为他们点亮一盏智慧的明灯,指引其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第一性原理思维,其源头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在早期希腊哲学中,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从自然出发,探寻第一性原理,他们以自然为立足点。亚里士多德虽师从柏拉图,但他秉持追求真理的信念,并不盲目接受老师的学说,他提出在物理和数学之前存在 “第一哲学”,即第一性原理,这一原理在道理和时间上都具有首要性。
马斯克对第一性原理思维的推崇,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巨大价值。他从量子力学中获得启发,意识到量子层面反直觉的物理规律往往是正确的,从而推崇第一性原理思维,摒弃类比式思维。他以建造可回收火箭为例,当发现火箭昂贵源于只能使用一次,而燃料成本仅占 1% 时,他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决定突破传统,打造可回收火箭,从根本上降低成本。这种思维方式是刨根问底,追究最原始假设和最根本性规律,而不是像类比思维那样走捷径。
在科学研究中,第一性原理思维能够帮助下一代科学家突破常规。例如竺可桢从气候变化角度研究中国王朝更替,以及其他科学家从病毒、营养结构等独特视角看待历史事件,都是基于第一性原理思考取得的成果。它让科学家们不被表象所迷惑,能够剥开层层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不是简单地在现有经验和知识框架内进行延伸,而是从最本质、最基础的内核出发,进行重新定向始发,遵从严密的逻辑关系,不引入无端的估计和假设。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类比思维和直觉思维较为普遍。中国文化里大量存在类比、比喻思维,如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但在科学探索中,这种思维往往不够深刻。人类多数习惯使用类比思维,因为它相对轻松便捷,但对于追求深刻科学真理而言,却存在局限性。同时,直觉思维也可能误导我们,像量子层面一些与宏观直觉相悖的现象就表明,不能仅凭直觉判断事物。
在培养下一代科学家时,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世界的投入产出遵循成本法则。那些一夜暴富等低概率事件违背第一性原理,不应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应引导他们相信通过扎实的科学研究和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创新,去追求高概率的成功。
总之,引入第一性原理思维对于培养下一代科学家意义非凡。它能让年轻一代在科学的浩瀚海洋中,以更严谨、更深入、更具创新性的姿态去探索未知,为人类科技的发展开辟新的天地,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迈向更高的文明层次。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